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考试时间:2025.1.7 9:30-11:30
重点问题总结: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十八届六中全会,“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两个确立是 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因素的最大底气,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 十八大 以来,社会矛盾转变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化” =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选择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根本领导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关键
党的领导制度是一个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制度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突出特点: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从 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 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制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稳定,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制现代化”,明确了改革的鲜明指向和时代要求,就是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我国制度活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高质量发展 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基本分配制度是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们的分配包括 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协调配合组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过程人民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实践和发展,鲜明地展示了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定立场,深刻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是保障各政党、各阶层、各民族和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唯一正确道路,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方向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导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 奋斗目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
”两个结合“指的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的重大成果,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范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两个结合“是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体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构成了这一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发挥着统摄作用。
”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国理政各方面做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3.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指的是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4.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科学分析,我们党及时做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的重大战略判断。
5.新时代伟大变革里程碑意义的五个方面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6.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的是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仓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五位一体“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性目标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保障。
第二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孙中山为实现现代化做出的努力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试图以简历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等方案来实现现代化,他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
8.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性,是管总、管根本的。
9.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打破了”现代化 = 西方化 “的迷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0.党的领导与民主集中制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1.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关键。
党的领导制度是一个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制度体系,主要涵盖六个方面的制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12.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突出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的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
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3.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 (如何理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体现到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上,把发展思想转化为发展实践。
为人民造福,要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全部工作中。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
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文化建设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
在民生建设中,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在社会治理中,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努力建设人民更满意的平安中国;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问题,为人民创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活环境
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在外交工作中,坚持外交为民的理念。
为人民造福,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民造福的事情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积累性等特点,有的当下就可以解决,有的则相对复杂,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盯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合力攻坚、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4.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发是一场深刻革命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其 艰巨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1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改革的鲜明指向和时代要求,就是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我国制度活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6.基本分配制度
基本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们的分配是由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组成。
17.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
18.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们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9.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20.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21.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信息化、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的时代,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第八章:发展全过程民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实践和发展,鲜明展示了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定立场,深刻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23.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是保障各政党、各阶层、各民族和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基础。
24.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25.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我国基层民主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态的农村村民自治、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组织形态的城市居民自治、以职工代表大会为组织依托的企业事业单位职工自治等。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群众自治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基层民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第九章:全面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6.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8.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原因与方式)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历史的结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
29.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高全社会文化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30.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31.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和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十一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3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扎实推进各项民生事业,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涉及分配、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33.如何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34.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更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
理念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先导,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保障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权利,维护全体人民享有社会治理成果的权益,是完善社会治理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理念。
第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35.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生态文明强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要求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昭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3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37.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
后五章客观题部分
第十三章: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涉及国际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粉藕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十四章:巩固建设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的一条基本原则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第十五章: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充分考虑了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更有利。
第十六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
第十七章:全面从严治党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我们党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最鲜明的品格。
用于自我革命就要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